德文翻譯的實例
德文翻譯不容易,尤其口譯。因為德文句中,使用子句多,而子句的動詞都出現在句尾!在動詞未出現前,很難知道說話者的意圖。有時就算適用簡單句,特別是南德人,愛用過去完成式,動詞分詞也是出現在句尾,就慢慢聽!
而最近訪問馬先生的『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在他的報導就使用標題"Wir brauchen mehr gegenseitiges Verständnis",這是簡單句,漢譯就是『我們需要更多相互的理解』。當中的「我們」wir是指誰啊?當然不是指訪問者與受訪者吧!
標題後有句引言
Präsident Ma Ying-jeou bringt Taiwan nach acht Jahren der Konfrontation wieder auf Annäherungskurs zu China.
也是簡單句,是「S主詞+V動詞+O受詞」的基本句型。
其中主詞S=Präsident Ma Ying-jeou=總統馬英九,這不會有問題。
動詞V=bringt=帶領,這是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
而受詞中nach acht Jahren der Konfrontation =在八年的對峙之後,
wieder=再次,
auf Annäherungskurs zu China=親中國的路線,筆者這樣翻的緣故,Annäherungskurs為Annäherung「接近、親近」與Kurs「路線, road」的複合字,這樣翻應該不失原意。
所以整句話以較為精準地翻成:
『「我們需要更多相互的理解」在八年的對峙之後,總統馬英九正將台灣再次帶向親中國的路線。』
筆者不知這段話,有無出現在政府的任何文書中?原來南德日報是這樣解讀馬先生的政策?
延伸閱讀
『稱讚』馬的『南德日報』是怎樣解讀台灣的?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德文翻譯的實例auf Deutsch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pieler搜尋
熱門文章
-
[馬騜說毛毛的,讓筆者想到一個罕用漢字「䭷=馬+毛」,就是馬長毛的意思,英文叫做horse with long mane,不但看起來毛毛的,摸起來更是毛毛的!圖取於 wiki ]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分享 「䭷」毛毛的馬 Google [䭷] 4月25日,...
-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分享 有了「馬監」察院,馬騜詐胡、文湖、碰碰湖都安啦? 先說文解字一番, 「=馬+監」這個罕見漢字,會的人不多,連一般漢文輸入法也找不到,甚至連utf8的CJK對照表,筆者也找不到,不過確實是有此字,讀音唸作「文湖線」的「線」,意義是「馬走貌」。...
-
[如果不是馬騜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筆者還不會馬上想到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當年就是華盛頓郵報所揭露的。馬騜可能還真是跟尼克森有緣,在 2009年1月時,美聯社就有篇報導 ,引述台海兩岸專家金德芳(June Teufel ...
-
[這個貼紙gif圖是上次整理部落格版面時所留下來的,大約是2009年9月下旬,那次部落格重整,因為元件太多,Script,貼紙也太多,嚴重拖慢load的時間,甚至有時進不去,砍了一半以上的元件,FunP的貼紙全砍,版面也做了些微的調整,開始有考慮到SEO的問題,用 Pingdo...
-
高潮迭起的「范蘭欽」大戲!? 郭冠英在旺旺媒體中國人記者臧國華的訪問下,說出他就是范蘭欽,認了。認地很乾脆,也沒有支吾其詞,說『 范蘭欽 這個概念,是很 了不起的 概念,就是我,我就是 范蘭欽 』。還說先前不認是「 對付敵人逼供,本來就有扯謊 權利 」 !其實只要...
-
[圖擷於 小さなバイキングビッケ 官網(Chiisana baikingu Bikke, 漢文直譯「維京人小威」,即北海小英雄)。最近無意中看到有「北海小英雄」的DVD,筆者小時也看過這日本卡通,當時可是對於小威(Wickie, Vicke Viking)的機智印象深刻,也算是...
-
溫情的台灣?現實的世界! 2008-04-11 01:58 有人說台灣是無情社會,然而有時台灣人卻又很『溫情』。強調『溫情』、『人情義理』,察言觀色,有時卻遇事退縮,反而會做出與現實脫節、不利自己的決定!
-
[政治人物的身高,不少是有灌水的,號稱178.5的馬騜,就算攝影角度是有把馬騜提高一點,然而站在有老駝背179李老帥的身旁,硬是矮了一截。]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
[這是網頁http://www.triggertek.com/r/unicode/3400-4DBF 漢字CJK與utf8的對應表,有些罕見字,不會打,就用貼的!]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馬牛」=「䭽」,「馬鹿」=「騼」,你會唸?會打字? 這幾天美國牛肉的事,筆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