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SimCity中,建了核電廠,如果不巧又出現了酷斯拉,這會是什麼情景?台電以前為了讓核四過關,不時演出跳電的戲碼,核四預算案過了,限電、跳電就少見。現在要用不夠電來威脅,備載電力都23.4%了,騙誰啊?不過大幅增加電費,這招好像可行。台電副總經理黃憲章指出,「目前台灣發電以燃煤方式成本約每度二元多,天然氣發電約三元多,核能則是每度0.66元;一旦停掉核能以天然氣取代,每度電將達到四元」!目前台灣核能發電量也不過不到總發電量2成,這個一度電(1 KWh)用核能產生,真只有0.66元?圖為南方網友TW_Alexander提供]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分享
誰說核能發電1度0.66元?
台電的數據,尤其是關於核能發電的,筆者不信。要查電費的資料,哪裡查啊?筆者找了美國麻省理工學MIT的跨領域研究資料「The Future of Nuclear Power」(核能的未來),特別是2009年的更新資料中,有個電力成本分析圖表:
發現核能發電1度(1 KWh=一千瓦電器耗電一小時)的成本,可是介於6.6~8.4美分,以匯率1美元 = 29.475新台幣計算得1.9454~2.4759新台幣,這可是跟每度0.66新台幣差很多!請注意,在沒有加上25%碳稅,核能也算乎沒比煤、瓦斯發電便宜,就算加了碳稅,煤、瓦斯發電也只是貴一點。
擁核的人會說,這個世界級學府MIT中有反核的,所以不信。筆者再引「世界核能協會」World Nuclear Association網頁的資料,這個組織不可能反核吧!
當中核能發電最便宜的可是韓國核能每度4.2-4.8美分,相當於新台幣1.238~1.4148新台幣,這還是高於台電副總經理黃憲章的0.66元許多!原來台電核能發電的成本是「世界俗」?比全世界都比下去?!
誰說核能發電1度0.66元?怎麼算的?台大大氣系授徐光蓉可是說,『再加上核電廠興建成本,每度電成本約達到五元,一點都不便宜』!原來台灣不只有核電廠,也有酷斯拉?
延展閱讀
[感謝南方網友iitaiwan指出連結,並附上說明「你要打架?來啊! 前面是技術官話,聽不懂,3:50開始,肢體語言開始,終於明白了,核四就是比拳頭大」影片『核四廠科技官僚受到學者質疑惱羞成怒 德國外賓直搖頭(完整五分鐘版)』http://www.youtube.com/watch?v=IEhmPhUqfJg ]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誰說核能發電1度0.66元?
請複製上方的貼紙語法,貼到您的部落格來串連『我要看電影"Formosa Betrayed"』個活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pieler搜尋
熱門文章
-
[數字週刊「密會地下賭盤大亨,踩黑金地雷」一文指出,馬騜在嘉義市長黃敏惠安排下,與選舉賭盤總賭頭陳盈助見面。在1116當日,府方也證實了「馬騜與賭頭陳盈助見面2次」!據報導,陳組頭是中南部選舉賭盤的幕後總操盤手,負責上百億元的賭盤資金調度!而陳盈助可是前科累累,套據驐的話,是「更...
-
打從連爺爺進出中國後,老K啟動傾中模式後, 看來好像是一笑愍恩仇了,成了共產黨的尾巴了? 然而老K過去在中國的種種行徑,像是412清黨,多次勦殺共軍的圍剿, 就算是老K的第二代、第三代,完全不知, 共產黨會忘記嗎? 果不然,以前打仗落敗落跑,拜老鴇為...
-
[這是網頁http://www.triggertek.com/r/unicode/3400-4DBF 漢字CJK與utf8的對應表,有些罕見字,不會打,就用貼的!]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馬牛」=「䭽」,「馬鹿」=「騼」,你會唸?會打字? 這幾天美國牛肉的事,筆者找到兩個馬邊旁...
-
[馬先生賀卡上的台灣地圖是取於「 各省沿海口隘全圖 」,為清國人所繪,比起幾十年前荷蘭人畫的,就差多了!] 橫躺的台灣古地圖與馬的 250 馬先生在久久不談台灣之際,突然 製發「新年賀卡」,內頁 有南北向為橫軸的 台灣古地圖 ,引起 KMT 黨內深藍人...
-
[看到這幾個大學生在反核遊行所舉的標語,什麼「核四是藍綠共業」、「拒成政黨對立籌碼」,真是讓人噴飯,實在很不公道!誰不知道,當年2000年藍軍就是用核四當成政治的籌碼?阿扁為了停建核四,就被國親新立委連署罷免!所謂「政治人物退出」的說法,跟排藍排綠有何差別?這種玩社運的方式,排除...
-
辛亥譁變是孫在美國看報紙才知道的。當初袁世凱同意共和,才與中國南方叛亂團體合作,共同建立了中華民國。1928蔣介石實質滅掉北洋體系的民國,以黨治國,旗歌都換了,不過是沿用其舊名。1949毛澤東滅掉蔣政權,中華民國仍能在台灣一地重生,讓老蔣還能每年吃壽桃
-
台灣也曾叫過台灣民主國,那種以「永清」為年號的,又有什麼用? 當初在修選罷、公投法時,時力的黃老師是主張只要相對多數即可,柯總召不同意,還繼續543。 後來弄出這種25%的門檻。而宋楚魚主張1/3,這個數字經過幾次罷免、公投的實務驗證,應該是合理的。不會讓大選相對少數的有機會惡搞...
1 則留言:
這真的太誇張了,好好的一個座談會快變成全武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