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騜3年開春有一詔書,昭告天下,筆者聞之,恭錄之,還望各方賢達,多方傳閱。
『奉天承運,馬騜詔曰,卽日起凡驅政府各屬衙門奏摺,禁稱中國,可以大陸、對岸稱之,以符憲法。朕令已出,爾等勿犯,欽此』]
[沒帳號也可匿名推]
分享
馬騜3年開春的「中國禁」詔曰
如果以後馬政權的公文書不再出現「中國」兩字,這能不算是徹底的「去中國化」?阿扁八年做不到的,馬騜也不過一紙禁令,就做到了,英明神武如此,還真是曠世稀見。然而不用「中國」,說要用「對岸」、「大陸」,這可是容易混淆。
以「對岸」而言,台灣四面環海,可能是日本、美利堅合眾國、菲律賓、越南...,還真是莫衷一是。至於「大陸」,哪可能是美洲大陸、歐洲大陸、非洲大陸....,就算是「大陸」前加上「中國」兩字,那置海南島於何地?這些都不算是中國的?
而「大陸」英譯可是mainland,除了有大陸之意,也可翻成「內地」,像是以前日本時代,台灣就稱日本為「內地」,現在有的台灣藝人也稱中國為「內地」,稱別人為「內地」,不就自貶為邊陲附屬?
另「中國」一詞,雖然大部分會理解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共產黨常常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三段論述,不就中國的「一中」基調?哪裡有什麼「各表」的空間?
「中國」也是日本的一個行政區域,馬騜禁用,是否也與此有關?!
禁用「中國」,用大陸、對岸又容易造成混淆,馬騜這麼傾中媚共,當然不會再用兩蔣時代的「共匪」!KMT的領導人中,兩蔣反共,但孫可是容共,難道馬騜是間接鼓勵孫文的用法?「支那」不成?既然馬騜詔曰沒說,就大家斟酌吧!
延展閱讀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馬騜3年開春的「中國禁」詔曰
請複製上方的貼紙語法,貼到您的部落格來串連『我要看電影"Formosa Betrayed"』個活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Spieler搜尋
熱門文章
-
[坐在右邊的,就是對中國天安門64屠殺的最該負責的鄧小平,而坐在左邊的則是西德前總理Helmut Schmidt!如果說,把人民的事當成小屁屁的王小弟推崇中山樵、蔣介石,或是蔣經國,這都不會令人驚訝。然而在王小弟對馬騜、經濟總設計師、意驐吳還有身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胡宗南公子面前,公...
-
[這就是蔣氏政權在台灣所聘請的「明德小組」首任首席顧問德國裝甲兵將軍孟澤爾(Oskar Munzel),圖取於 wiki ,攝影的時間,依孟澤爾所戴的軍帽,以及戰車型號研判,應該是在德國發動戰爭之前,時任官上尉。孟澤爾曾為古德林的計劃參謀,所參與過的幾場會戰,對二戰史稍有涉略的,...
-
[ 這個奶粉罐,筆者保留也有兩年了,廣告是不會照背面的,有看出名堂嗎? ] Google一下「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未檢出 」 只要不是 China free ,縱使「未檢出」 Melamine ,你敢吃嗎?
-
[議員對市政、縣政當然有建議權,然而就是建議權,如果每個議員還能有定額工程配合款一千兩百萬至一千五百萬,應該監督行政機關的民意代表,也來分預算,這會沒有侵害行政權嗎?不算和稀泥?這種做法在台灣行之有年,宋楚瑜當省長時,人稱「散財童子」, 據T台報導 『據傳宋省長時期國民黨省議員...
-
[馬先生賀卡上的台灣地圖是取於「 各省沿海口隘全圖 」,為清國人所繪,比起幾十年前荷蘭人畫的,就差多了!] 橫躺的台灣古地圖與馬的 250 馬先生在久久不談台灣之際,突然 製發「新年賀卡」,內頁 有南北向為橫軸的 台灣古地圖 ,引起 KMT 黨內深藍人...
-
冰島女歌手Björk在上海大唱『獨立』高喊『西藏』! 2008-03-11 03:30 許多台灣歌手、藝人為了在中國發展,迎合中國人口味,將中國當成 『內地』 ,言語之間對中國極盡諂媚,對台灣卻又不時口出鄙夷之語。反而支持台灣派的歌手、藝人,在一片 藍兮兮 的...
-
[看到這兩個女孩,你不覺得眼熟?原來就是出現在台中市外交市長胡志強最新Hu's Girl MV的女孩,而中間一副陶醉的男子可是來自中國的「專業人士」。感謝南方論壇的網友「 善哉! 」點出 『老胡的美眉助選團Hu's girl 這兩個妹原來是show girl+伴遊...

1 則留言:
到底要怎樣稱呼自己和別人呢
外交部 函
地址: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2號
承 辦 人:王馨珮
電 話:2348-2215
電子信箱:hpwang@mofa.gov.tw
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106號
受文者: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0年1月24日
發文字號:外民一字第09901266760號
速別:普通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普通
附件:
主旨:關於 貴會函詢我國學者與中國大陸學者共同具名於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時使用之國家名稱事,本部意見詳如說明,復請 查照。
說明:
一、復 貴會上(99)年11月23日臺會綜一字第0990084144 號函。
二、鑒於當前海峽兩岸互動交流日見頻繁,我國學者投稿中國大陸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或兩岸學者共同具名於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之例亦所在多有。為避免當前兩岸現存之政治分歧問題模糊學術焦點,本案建議只要不遭矮化,且兩岸對等,則似不必拘泥必須在論文中臚列國家名稱,如以學術機構名加「城市名」似即可,兩岸均同,但如對方堅持如“Beijing”之後加“China”,我則宜堅持 “Taipei”後加“Taiwan”,另我仍須注意延用我習慣用法,例如:台北、台中及高雄之英文名稱須為「Taipei」、「Taichung」及「Kaohsiung」,不得為漢語拼音之「Taibei」、「Taizhong」及「Gaoxiong」等。
正本: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副本: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