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從一部「減稅」的廣告與Gini係數談起...


從一部「減稅」的廣告與Gini係數談起...

最近在電視上,老有一部要「減稅」的電視廣告,播了好幾天,也不知道是什麼單位托播的,筆者一時手癢,Google一下,key上關鍵字「減稅」,就發現聯晚814的報導『工總拚減稅 拍廣告遊說 』什麼『美國80年代政府大幅減稅,五年內創造了1700多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從10.8%降到5.4%。而且稅低了,消費力自然提高,但以台灣和香港、新加坡相比,台灣稅比較高,經濟動力也相對較低 什麼』之說,確定就是畫面標上「Milton & Rose D. Friedman Foundation 」的那部電視廣告。


事實上,Milton Friedman所代表的是貨幣學派(Monetarism ,簡言之,就是「關注使用金錢的供給與需求來作為控制經濟活動的方法。在1970年代,貨幣主義轉變為供給面經濟學,是以減稅作為增加貨幣流通量進而促使經濟擴張的方法。 」(wikipedia

然而台灣現在是應該「以減稅作為增加貨幣流通量進而促使經濟擴張的方法」?筆者十分懷疑。曾經力主「三通」的工業總會,現在都通了,還要建議的「減稅」,應該不是針對筆者這種「一高二低」的?這不會和主張節能減碳、要徵「能源稅」的馬先生嚴重牴觸?由於GDP是以美元計算,像以前南韓將韓幣升值,國民所得當然「成長」!對目前的停滯性經濟衰退,想靠做民調也不太可能做出什麼名堂,而對抗通貨膨脹,要「經濟擴張」會不會越抗越糟?恐怕這時對經濟學上的Gini指數的關注,可能要比經濟成長的「數字喜悅」來得更重要吧?!

其實略懂微積分的,非經濟本科的,筆者都建議去看一下台大網上對Lorenz Curve 」、「Gini Coefficient 的解說。http://scicomp.math.ntu.edu.tw/calculus/question_16.php
簡言之,Gini Coefficient是一種衡量貧富差距大小的指標,是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Gini,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 我們可以想見:如果每個住戶的收入都一樣的時候,畫出來的Lorenz Curve是(0,0)到(1,1)的直線,如果貧富差距愈大,則 Lorenz Curve就會離那條直線愈遠,Gini Coefficient 就是圖上2x黃色區域的面積,值為介於0,1 之間。 Gini Coefficient越大,貧富差距越大。要注意通常把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超過這個值便很容易引起社會動盪。

電視廣告說香港,我們就看看香港的Gini係數:http://www.legco.gov.hk/yr04-05/english/sec/library/0405fs07e.pdf
0.451(1981), 0.453(1986), 0.476(1991), 0.518(1996), 0.525(2001), 0.56(2006 wikipedia)
這個數字怎麼樣?想學香港?如此的貧富差距,大概離「無產階級大革命」不遠矣?怎麼現在不像選前,說經濟要學南韓啦?

根據前份資料,看看一些國的Gini係數:

而台灣的Gini係數的變化(1964-2000),也可從下表得知:(http://www.gio.gov.tw/info/taiwan-story/economy/edown/table/table-10.1.htm

看看主計處的資料:

對測量「貧富差距」的Gini係數,有點感覺?可惜資料只找到2006前的,之後的,筆者尚無所得。看來馬上Gini係數高昇?這還有待日後的資料來驗證!



南方tselu大大對Gini係數的說明:(http://www.news100.com.tw/viewtopic.php?p=112048#112048
這種題目怎麼可以少掉我來幹譙呢!

所謂的「吉尼係數」,其全名為「吉尼不平均係數」(Gini coefficient of inequality),與它相互配合運用於所得分配不平均之測量指標為「羅倫茲曲線」(Lorenz curve)。

計算Gini之前必須先藉由Lorenz curve,其橫軸變數為「家庭戶數累計百分比」,縱軸為「所得分配累計百分比」,所得曲線會與座標45度線夾成一封閉區塊,此區塊被稱之為「所得分配不平均區域」。

Gini就是寄宿在Lorenz curve發展下的產物,以座標上「Lorenz不平均區域面積」當分子,座標「45度線以下三角形面積」為分母的比值,數字介於0~1之間,越接近1所得則分配越不平均。

Gini當然只是個單純的係數,若要忠實表達所得分配情況,則必須再配合「所得倍數」,方法為事先對整體國民所得狀況作五個分位配置,第一分位組為「最低所得區」,第五分位組為「最高所得區」;以最高所得區除以最低所得區,「所得倍數」為所求。

以行政院主計處的資料,看歷史上台灣幾個重要的指標點:

1. 「中華民國偽政權」53年(1964),所得倍數為5.33、Gini為0.321。
2. 「民」69年(1980),倍數下降到4.17,Gini為0.277。
3. 「民」70年起,開始惡化,至75年(1986)不動產與股市狂飆,「所得倍數」與「Gini係數」更加惡化,到1990以前整體數字組已達5.18與0.312。(不過還是沒蔣介石時代嚴重)

接下來就針對那兩支廣告展開反擊!廣告內宣稱,美國在雷根總統時代執行減稅政策,國庫收入增多一倍。這是在騙肖ㄝ!只是說給藍丁聽才有用,眾所周知,解決或改善所得分配可能途逕,大致有兩種,且皆為「財政政策」層面:

1. 租稅措施改進所得分配
2. 以政府支出改進所得分配

雷根時代,扮演重要經濟學派要角是芝加哥學派鼻祖─Milton Friedman所主導的貨幣政策,並非是Arthur Laffer所代表之「減稅」學派的財政政策,因此造成美國當年國庫豐盈之最大功臣是Friedman;可見最近流行的兩支廣告所引用的美國歷史新聞極為 不實,也不切題。

再者,若引申討論到「減稅」問題,這可不是說工會團體買個廣告說減就能減的兒戲,它必須建立在先行「政府支出」改善社會結構後、國庫「已達稅收極 大化」才方可進行「減稅制度」;正確作法是對高所得企業主進行課徵富人稅,再將所課徵得的稅收經由「政府支出」項來執行社會福利政策,這才能有效果改善所 得分配不均的問題。並非先實行減稅,結果本末倒置,排擠掉政府公共支出與社會福利費用,更造成經濟的萎縮。

每個經濟決策的使用不可以只硬梆梆遵照學問來執行,因為那些學問被創造是有歷史背景的,執行時必須附帶一些基本條件假設,因此引用雷根時代新聞來當廣告宣傳,套用在現在台灣社會情況,真的是有夠亂來!

真搞不懂那兩支廣告到底是居心何在?


延展閱讀


算是拉票文Vote4Spieler!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要講的是一個邏輯問題,並不是在駁斥您的推論。

吉尼係數的確是衡量所得分配的指標,但是與這個廣告所promote的減稅會激勵經濟成長,會降低失業率,並沒有太大關係。廣告所沒有說的是,減稅可以讓所得分布更平均。這也意味著,減稅所帶來的貧富不均現象,根本不是花錢打廣告者所在乎的。

所以我想,若您能從減稅並不能導致經濟成長,減稅,不能導致失業率降低,這兩個方向來著墨,會更好一些。另外,或許可以拍另外一個廣告,減稅導致貧富不均......

drspieler 提到...

to mesple

有一篇由真正懂經濟的寫的,你可能會有興趣!謝謝。

http://www.news100.com.tw/viewtopic.php?t=8655&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0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counter since 1. Mar. 2010

Spieler搜尋

熱門文章